铁流新闻
近年来,陕煤集团总结过去20多年发展规律和经验,提出“四种经营理念”,即用“紧日子”过“好日子”,用“赚钱”思维去“花钱”,用“乙方”思维做“甲方”,用“营销”思维抓“生产”,并将其作为核心理念融入“奋进者文化”体系。
今年以来,铁路物流集团持续贯彻落实“四种经营理念”,在安全生产、经营发展、改革创新、党建工作等方面取得了实在成效,生产经营保持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企业运行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企业活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党建优势持续发挥、干部职工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显著增强,充分体现了铁路物流集团将“四种经营理念”转化为发展硬实力的成功实践。
现将铁路物流集团贯彻落实“四种经营理念”各方面成效进行展播,进一步促进形成上下一心、群策群力的干事创业氛围,为集团持续高质量发展和陕煤集团打造世界一流能源化工集团凝聚力量。
生产技术部
一、用“紧日子”过“好日子”
务实举措:
全面推行“全天窗”维修管理,集中排查整治线路、道岔、信号和机车设备状态,强化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全力保障铁路基础设施设备安全稳定,为运输安全与效能提升筑牢坚实基础。
显著成效:
紧密围绕秋检、冬季“三防”等季节性重点任务,聚焦线路、信号、桥梁等基础设备,全面强化全流程巡查维护。以“全覆盖、无死角”为原则,精准排查设备潜在隐患,建立整改台账,实现闭环管理,确保隐患早发现、早处置。科学统筹天窗作业安排,靖神铁路和榆横铁路利用作业空档期累计开展设备检查和全天窗维修3460余次,其中列控天窗2230次、站控天窗1230次,严格落实“行车不上道、上道不行车”安全底线,为铁路运输安全畅通提供坚实保障。
二、用“赚钱”思维去“花钱”
务实举措:
以效益为导向,确保每一笔投入都转化为“收益”。坚持以科技创新驱动集团高质量发展,聚焦站改、智能监测等关键项目投入,优先保障核心工程落地,重点投入绿色低碳与智能化技术研发,实现投入产出最优平衡。
显著成效:
靖神铁路小保当、郭家滩、巴拉素站改建稳步推进,目前已顺利完成项目内部决策审批、初步设计及施工图审查等关键环节,即将启动站改施工,此次站改聚焦运能提升与业务拓展需求,建成后将进一步优化运输组织效率,为实现运输增量筑牢坚实基础。同时,依托系统性科研布局,积极推进科研成果转化,科研投入产出专利14项,申请省级科技奖。
三、用“乙方”思维做“甲方”
务实举措:
主动靠前对接矿企需求,量身制定方案,开通专用运输线路及优化运输径路,提供高效率的精准运输保障,全力满足矿企运输诉求。
显著成效:
积极构建常态化沟通反馈机制,加快由“坐商”向“行商”转变,主动对接沿线矿企运输需求,以优质服务赢得客户信赖与支持,提增运量、做强贸易,做大“蛋糕”。3月30日开通延长巴拉素矿专用线实现首发,6月18日开通小保当矿至杨桥畔径路,7月26日开通小保当矿至闫庄则径路,9月24日开通可可盖煤矿经孟家壕煤台至闫庄则径路,其中,延长巴拉素矿专用线开通首年已实现发运354万吨,较计划增量50%,切实以精准服务实现运输增量。
四、用“营销”思维抓“生产”
务实举措:
以“营销前置、持证赋能”为核心思路,聚焦市场拓展与业务合规化发展,全力推进铁路运输资质申报工作,3月7日成功取得国家铁路局颁发的《铁路运输许可证》,为生产经营与市场布局筑牢资质根基。
显著成效:
该许可证的顺利取得,不仅充分彰显了集团在技术实力、管理规范度等方面的综合竞争力,更打破了业务拓展的资质壁垒。既为集团进一步扩大铁路运输业务、抢占市场先机提供了合法合规的核心支撑,也助力集团更好地享受国家相关政策红利,显著提升市场话语权与行业影响力,为生产经营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安全质量环保部
一、用“紧日子”过“好日子”
务实举措:
以“紧”保“安”,以“俭”提“效”,优化管理流程,精简安全冗余环节,严控非必要支出,提高工作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将“安全环保就是效益”落到实处。
显著成效:
重点时段,提级管控。实行安全环保提级管理,非必要不安排高风险作业。确需开展的作业,严格履行审批程序并全程盯控,既有效降低事故风险,又避免应急处置产生的额外成本,实现“安全过节、高效运转”。
委外管理,靶向发力。对外委单位及作业人员严格执行“五统一、七必须”管理标准,从准入、资质审查到协议签订实施全链条闭环管控,既筑牢委外作业安全防线,又杜绝资源闲置浪费。
创新机制,提质增效。靖神铁路公司成立机务联运车间,实现对联合运输单位的统一化、规范化管理。修订《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推动资金精准投放、高效利用,让每一分投入都发挥最大价值。
二、用“赚钱”思维去“花钱”
务实举措:
将每一分投入都视为能带来丰厚“利润”,按照《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构建“提取-管理-使用-监督”全流程闭环机制。将安全费用从“成本支出”转化为“效益投资”,实现安全保障能力与经济效益的双向提升。
显著成效:
精准投入,防范风险。每一分安全生产费用投入,坚持“预防为先、精准发力”原则。优先投向高风险作业区域的防护设施升级,从源头防范意外停产、杜绝事故、消除损失、规避处理。坚持“花钱育人才”,将安全培训视为回报率最高的战略投资,提升职工操作规范性,减少设备损耗与返工成本,提升生产效率。此外,强化日常隐患排查装备配置,以“小投入”提前化解可能造成“大损失”的风险点,实现风险前置管控。
监督闭环,筑牢根基。依托全流程监督机制,确保每笔费用都用在“刀刃上”,不盲目节省,杜绝浪费,让安全费用真正成为“抗风险、提效率、稳生产”的核心支撑,为全年安全生产形势稳定与效益目标实现筑牢根基。
三、用“乙方”思维做“甲方”
务实举措:
重塑服务定位,将基层部门,一线作业人员、沿线居民及合作企业视为服务对象,换位思考,精准把握安全诉求,提供可行性方案。同时做好监督者,督促全员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坚决杜绝“三违”行为,构建全员协同安全生态。
显著成效:
聚焦一线,破解痛点。深入剖析一线风险隐患与“三违”行为的深层原因,压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优化作业流程、完善防护措施,阻断事故发生链条,为一线员工打造更安全、高效的作业环境。
联动合作,凝聚合力。与外部接轨企业、建设项目施工单位及外委外包单位,建立安全需求定期沟通机制。协同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宣贯、现场隐患排查等工作,打破管理壁垒,形成“目标一致、责任共担”的安全管理合力,让外部资源成为集团安全环保能力的延伸。
服务居民,共治共赢。创新铁路安全宣传形式,搭建多维沟通渠道。主动普及铁路安全知识、倾听居民诉求,推动形成“企业主导、居民参与、多方联动”的路外安全共治格局,筑牢铁路运输安全外围防线。
四、用“营销”思维抓“生产”
务实举措:
找准“营销思维”与“生产安全”的内在契合点,二者目标导向一致。营销通过调研客户需求优化产品,生产安全则通过排查风险隐患完善防控措施;营销以市场认可为目标,生产安全以本质安全为核心,均需通过明确标准、闭环落实达成核心诉求。将这一逻辑贯穿安全管理全过程,以营销式精准思维破解安全防控难题。
显著成效:
精准防控,安全度汛。集团在雨季“三防”期间,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精准部署防控措施,开展应急演练,未发生因恶劣天气导致的铁路运输中断、人员伤亡或重大设备损失事件,成功实现“安全度汛”,筑牢汛期运输安全屏障。
专项攻坚,根除隐患。集团主要领导和相关领导通过添乘检查、现场检查等方式,累计开展专项检查7次;安全质量环保部同步开展专项检查3次。集团领导指导下,靖神铁路公司完成3处防洪重点地段整治,取消3处防洪Ⅲ级点,从根源上避免了断道风险。
全面排查,动态清零。各单位聚焦路基、边坡、挡护设施、桥隧、涵洞、排水沟、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开展多轮次、全覆盖隐患排查,建立“排查—整改—销号”闭环机制,确保隐患动态清零,为运输增量夯实安全基础。


官方微信

手机版